分卷阅读256
的装饰品啥的,她还是可以的。 尤其是屏风之类的,都是她一个人在晚上到空间里做的,毕竟那里的时间是完全静止的,她可以想做多久就做多久。 至于那些布料啥的,她空间有,不过,她怕会有麻烦,还是用的自家的织布机重新做的。就是那些蚕丝啥的,有点麻烦,得买,因为这儿,只出产麻跟棉花,没有蚕丝。 她也做了一些麻质的布料,特别柔软的那种,颜色也各种各样,她尝试了很久才把那些布料染成她想要的颜色。 至于试验的那些布料,她也没浪费,花了心思,做了一些整理改造,就可以变成另外一种特别有趣的东西。 比如,抱枕啊,桌布啊,门帘啊啥的。 颜色风格都特别有意思,看得安贵啧啧称赞! 安辉,安耀两兄弟也是十分崇拜! 好在,阳安村这里本身就有本地的刺绣,织布的传统。所以对于安宁的心灵手巧,他们都没有觉得奇怪,反而是特别自豪骄傲! 村里其他人到他们家看到这些布置,都觉得很好,纷纷模仿起来,一瞬间,整个阳安村彻底大变样! 等扶贫办的人再次来到这儿的时候,他们都傻眼了:(⊙o⊙)?? 我天!这是啥情况啊?怎么一下子整个 村子都变了哇? 等他们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之后,顿时对安宁这个女孩起了好奇心,找了她过来问了问,想要知道她到底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安宁却笑着回答道,“很简单啊!以前听出去打工的哥哥姐姐他们说的,说是外头有的村子专门是给外面来的人做饭,租房子给他们住,他们叫那做乡村旅游。 我就想着,咱们村儿也挺美的,说不定会有像您们一样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过来旅游。 所以就想着让村里的房子修得好看一些,以后他们来了,也能住的舒服点儿。” 扶贫办的人:…… 行叭,这孩子脑子还挺灵活,懂得举一反三。 不过,这也确实是他们给阳安村定下的未来脱贫的计划里的一部分,倒是无意之中,跟他们的计划不谋而合了。 问过了安宁,他们也就谈正事了,安宁回了家,笑了笑,就把这事儿丢到脑后了。 第174章 第7章 扶贫办与村里商量的, 另一个扶贫计划就是大面积种植果树。他们会派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过来这里, 对村民们进行指导,以及后续的扶持, 力求把阳安村打造成一个风景优美,经济也能富裕的,新型旅游乡村。 安宁对这样的计划没什么意见, 就是对村干部提了提素质教育, 以及未来面对游客等人的一些事情。 比如, 以后要是人多了, 垃圾怎么办?应该怎么处理等等这些问题。 村干部一听,赶紧开会讨论, 现在他们对安家的这个大闺女的话, 那真是一百个信服。 人家读书读出来就是不一样,想的都在他们前头,他们真是要跟着好好学习学习——主要是扶贫办的人给他们看了具体的扶贫计划, 里面的第一项就是:对他们村里房屋的改造。 因此,村里的干部才会觉得,安宁眼光长远, 她说的话,是很有道理的,需要认真听取。 正所谓有志不在年高, 他们虽然年纪一大把,但是想法有时候还真是比不上年轻人。 不服不行啊! 同时,他们也有点心塞:自己家的孩子, 咋脑子就没有这么聪明呢? 唉……真是,优秀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啊!╮(︶﹏︶)╭ 而随着阳安村的改变,安宁的生活却恢复了平常,顺利地度过了初一,放了寒假。 假期倒没啥,就是跟随村干部一起搞种植,现在安家的地都是安宁一个人在打理。 果树并不是种在农田上,而是在各家的山上。 前头说了,村里大部分人都迁走了,如今剩下的村民不多,仅两百多人,二十户左右。 为啥只有二十户呢?按照一家六口祖孙三代来说,都不止这么点儿啊? 事实上,就是只有这么多。 前头说了,留在这儿的,都是家里实在穷的,没办法,才没有走。 那为何会穷到这种程度呢? 安家是因为安贵是孤儿,父母早逝,他很小就开始一个人生活,在村里一直是靠着吃百家饭长大的。 所以,他家穷,那是真的没办法。 别人家呢,要么就是家里老人生病拖累了,要么就是孩子多,这样一来自然也就穷了。 孩子多,在种花国一直 都是好事儿。可真正抚养起来,那才知道是啥滋味儿。 总之,村里留下的这些村民里头,大多数家里都有三五个孩子,多的甚至是七八个,所以说,二十户的人家才会统计出来,两百多人。 不是平均一家六口,而是平均下来十一口人。 安宁对此是毫不意外,她对扶贫办的人说的那些话也不都是假话,确实是因为村里出外打工的,那些年轻人回来说起这个,她才想起来的。 当然,更多的其实,是因为她本身就经历过相似的世界。 有句话说的其实很真实:越是穷就越是要生! 这在农村里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并不全都是因为重男轻女,而是在农村里,有个最简单的生存法则:你家人口不多,没几个兄弟姐妹帮衬,那就是谁都能欺负你。 这种情况是要进入新世纪之后,农村人开始进城生活了,才能彻底改变。 而现在,20世纪末的如今,农村里还是这个样子。 阳安村也是一样的情况。 不过,这倒是方便了他们分配土地,之前也说过,村里因为走了很多人,所以多次重新划分了土地。 现在,每家每户基本上都有一两座山头。 没错,就是山头,并不是全部的山。因为这儿的山是连绵一片的,有很多还是山腰连在一起,所以就按照山头分了。 事实上,也算是一座座山了。 安宁觉得,这里的海拔应该挺高的,不然是不会有这种山脉存在。 其实村里的人,基本都是住在山里,并不是什么平原,平原面积真的很小,现在都是村里的田地。 村民的房子,都是在半山腰上的,距离也不会很近。 统计了村里的人口,又统计了村里的山头,村里干部就干脆在年底,正值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回乡的时候,开了个动员大会,竭力挽留这些年轻人。 不说全部留下,至少,得留下一部分,这样,以后村里的建设才会有活力! 大部分人都已经习惯了外面的生活,只有少数的一些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年后留下来,跟着一起建设村里。 而这个年,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