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廢文網 - 历史小说 - 寒门天骄(科举)在线阅读 - 寒门天骄(科举) 第131节

寒门天骄(科举) 第131节

    正宁帝哭笑不得,“交趾已经对大齐称臣,很是温顺,你怎么还惦记上他们了?”

    荣王理直气壮,“他那块地最大!”

    最大的东西就是最好的。荣王的观念十分朴素。

    正宁帝又是好笑又是自豪,哪个当父亲的会不希望看到孩子有出息?荣王志向远大,自己有学习的动力,还立了一功,正宁帝这个当爹的只有高兴的份,好好嘉奖了荣王一番。

    这可让平王酸得不行。

    宁王势微,现在能和太子分庭抗礼的,是平王。又因为正宁帝斥责过太子,让平王信心大增,周围谋士更是一个劲儿地吹捧平王,难免让平王有些飘飘然。如今荣王大出风头,平王哪里能忍得了这个落差。

    平王自觉是太子的对手,现在反被不起眼的荣王给压了一头,已经取代了宁王的地位,和太子打擂台的平王哪里受得了这个委屈?

    荣王跑去倭国使臣团中套话,平王就周旋在其他小国的使臣团之间。今天同交趾使臣相谈甚欢,明天又带着高黎使臣闲逛京城,让他们领略京城的繁华。

    虽然正宁帝没给皇子们安排接待使臣的任务,但有了荣王立功在前,平王就没了那么多顾忌,使臣团中,平王已经成为了存在感最高的皇子。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才是太子。

    但使臣们也不傻,他们也是认真研究过大齐的文化的,知道大齐人处处讲究,虽然这个看起来非常和善的皇子十分强大,但那个胖胖的,走起路来都一步三喘的太子,才是所有皇子中身份最尊贵的!

    平王在使臣团中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战果,几近为零,当场脸就绿了。

    正宁帝等人知道倭国现在才发现两座金银矿后,顿时放下心来,心下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优越感——你们境内的宝贝,我们比你们更清楚!

    六百多座金银矿,你们只发现了两座,可见你们并非金银矿的主人。

    正宁帝等人理直气壮得很,这可是祥瑞带来的上天的指示,可见上天都是站在大齐这边,让大齐得到这些宝贝。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顺应天意的事,怎么能叫大动兵戈呢?更别提倭匪年年犯边,不知道祸害了多少大齐百姓。现在大齐替天行道,为民报仇,分明就是正义之师!

    萧景曜还注意到,西南地的活佛竟然也进京了。

    这事儿也是研究院的功劳。正宁帝都把显微镜命名为“芥子镜”了,佛法中说的无尽小的世界,可以借助芥子镜观测到,活佛能忍住不来?

    正宁帝当即大喜。

    活佛进京,藏地又要被京城掣肘几分。因为地理和信仰原因,藏地一直以来就存在不小的问题。前朝甚至差点脱离了中原的疆域,还是太/祖再次将它平定下来。

    现在大齐对西南的掌控,还是有些吃亏的。

    如今活佛进京,正宁帝才那么高兴。活佛在藏地的声望那么高,几乎是所有信徒信仰的具现化。他来京城,那边行事多少要谨慎几分。也证明了大齐果然是天下之主,让各地心服口服。

    萧景曜忍不住想到了某位十全老人治理各地的手段。说实在的,那位膨胀归膨胀,确实是天生的帝王。在治理藏地上,用的手段,堪称是政治的艺术。

    要治理藏地,直接将他的办法拿过来用,一点都不带水土不服的。

    萧景曜一不留神又想多了。

    活佛一来京城就直奔研究院,问公孙覃要了一台芥子镜后,就住在研究院不出门了,大有在京城长住的架势,差点让护送他进京的护卫们哭出声来。活佛不回去,那他们回去干嘛?

    正宁帝却是大喜,再次狠狠表扬了公孙覃一通:干得漂亮!

    芥子镜,当真是给大齐带来了太多的惊喜!

    活佛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和刘白芨混熟了,甚至跟着刘白芨打下手,时不时给刘白芨当个记录员,对刘白芨研究的东西,活佛连眉头都没动一下,接受良好。

    萧景曜也没想到芥子镜的发明,还会催生出这么一对离奇的组合。这算不算是大齐版的科学与神学的友好接触?

    趁着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倭国使臣身上时,萧景曜私底下联系了荣王,让荣王教了他几句满剌加和爪哇话,打算去和这两个国家的使臣套套话。

    制海权啊制海权,在萧景曜看来,制海权的重要性,更在倭岛的金银矿之上。

    那是能决定世界格局的大事。

    但问题来了,大齐现在海禁还未开,就算萧景曜把马六甲海峡的用处夸上了天,大齐一日不开海禁,马六甲海峡的用途对大齐来说就是个鸡肋。

    目前大齐的疆域离马六甲海峡,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大齐的水师并不多,能抵抗倭匪,维护临海疆土的安稳就不错了,再去管理马六甲海峡,那就得再次加大水师的比例,不仅要练兵,还要造大船。

    萧景曜都能想象出来,自己将这个提议呈报给正宁帝后,正宁帝的脑袋会有多疼了。

    萧景曜忍不住有些幸灾乐祸,还好自己管杀不管埋,不用为这些事情头疼哈哈哈。

    但萧景曜也不让正宁帝太过头疼,比如治理藏地的金瓶掣签等政策,这样经历过后世检验的政策,完全可以告诉正宁帝,为他分忧嘛。

    至于新出来的问题,那和萧景曜有什么关系呢?他只是个一心想让大齐变得更好的小年轻而已啊。

    正宁帝:朕谢谢你嘞!

    自从萧景曜开始在官场发光发热后,正宁帝都觉得自己掉发速度都比以往快了许多。

    反正萧景曜最后的目的,还是要开海禁。闵州那些豪强,萧景曜正琢磨着怎么干掉他们,为开海禁减轻点阻力呢。

    倭国使臣只觉得大齐官员今年对他们格外热情些,在某一次,荣王拽着福王,兄弟俩来唱双簧时提到了侵犯大齐海境的倭匪们,说到上头之处,荣王破口大骂,“这些断子绝孙全族死绝的东西,总有一天,本王要砍下他们的头颅当尿壶!”

    倭国使臣中有人喝高了,当即变了脸色,拍桌大怒,“八嘎!那其中可是有我们伟大的井鸢家族的武士!才不是什么全族死绝的东西!”

    哦豁。

    荣王和福王对视一眼,脸色沉了下来,看着已经开始冷汗涔涔的倭国使臣的带头人,冷笑一声,“这就是你们说的,倭匪同你们国内无关?”

    “那个路边还是野外?你还是回去好好告诉你们的天皇,敢欺瞒大齐,洗干净等死吧!”

    胡阁老等人听闻了这个消息,不怒反喜,当即表示,“陛下,倭国狼子野心,必须得给它一点教训!”

    瞌睡就来送枕头,这枕头还是敌人亲自送来的,爽!

    第081章

    萧景曜看着胡阁老等人瞬间就激动起来的模样, 笑而不语,心里更是清楚,正宁帝一定会答应。

    然而其他不知道倭国有金银矿的官员, 听了胡阁老等人的提议,第一反应就是拒绝,“陛下, 倭国不过是蛮夷小岛,没必要劳师动众, 前去攻打它。”

    “是啊陛下,倭岛在海上, 大齐若是要攻打倭岛, 还要重新训练水师, 造战船, 其中花费, 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百姓交税不易, 国库现在虽然还算充裕,但这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陛下爱民如子, 怎么会做出如此轻率的决定?”

    还有官员偷偷地去看胡阁老的脸色,心下很是奇怪,照胡阁老的性子,听到要用大笔的银子去练水师,造战船,早就该跳起来反对了,怎么现在如此激动, 恨不得明天就带着大齐的水师冲上倭岛?

    这合理吗?

    但凡对胡阁老的性子有点了解的官员,都觉得胡阁老的行为不大正常。

    胡阁老得意地捋了捋胡须, 一帮眼皮子浅的东西!和六百多座金银矿比起来,现在这点花费算什么?真要拿下了倭岛,大齐未来几百年都不用愁银两的问题。

    以现在银矿开采的速度,萧景曜暂时也不用担心大量白银流入大齐造成的通货膨胀问题。现在又不是工业化的后世,开采金银矿,效率并不算特别高。说不准到了那个时期,大齐的船队已经开始环游全球,直奔新大陆了。

    在工业革命之前,华夏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都是领先全球的,只要西方现在的工业革命还没开始,萧景曜就能确信,目前大齐的国力绝对属于世界顶峰,到时候船队一开,大齐的威名传遍全球,不搞土匪掠夺那一套,也能获得许多资源。

    自从知道马六甲海峡还在大齐的控制中后,萧景曜对出海就生出了无限热情。

    或者说,不管后世穿过来的是谁,知道这个消息后,心中都不会平静。

    闭关锁国留给国人的教训太过深刻,这是每位华夏人刻在骨子里的痛。现如今,大齐就踩在历史转折点上,萧景曜如何能不心情激荡?

    只要大齐没有落后,以大齐现如今的国力,其他国家就算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也不会像萧景曜上辈子的时空那样,将大炮对准了华夏的领土。

    御敌于国门之外,这是后世基本认同的观点。要是战火在自己的国土上点燃,那这场仗,本国从一开始就输了一半。哪怕最终打赢了,那也是惨胜。

    萧景曜要做的,就是彻底断绝别人将战火点燃在华夏领土上的可能性。至少,在萧景曜有生之年,都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可以,萧景曜希望,从他开始,华夏疆域上再无外敌之辱。

    日后若是王朝更迭,大齐不复存在,那也是华夏人内部的事情,不会再有沦为殖民地的屈辱。

    这事很难,几乎算是要改变可能出现的历史,也有可能努力到最后,也成为一场空。

    但萧景曜想要拼尽全力,试上一试。

    芥子镜的出现给了萧景曜极大信心,研究院更是百花齐放,各个领域的大佬齐聚一堂,更是让萧景曜信心满满。

    有人才,有充足的理论知识,还有足够的科研经费。

    大齐凭什么还会落后?

    萧景曜心中万分期待,华夏的大航海时代来临,并一直为此付出努力。

    正宁帝等人以为萧景曜还关注倭岛的金银矿,只是先前提供的消息太过骇人听闻,不好暴露自己,所以才一直闭嘴不言,从容地看着胡阁老等人来一个喷一个,来两个喷一双。

    还真别说,胡阁老的战斗力着实不低,一人几乎干翻了半个御史台,现在正和许季陵喷得唾沫横飞,一边说这是劳民伤财,穷兵黩武。另一边说你懂个屁,事关大齐颜面问题,这一步绝对不能退,不然其他小国有样学样,拿了大齐的好处还要侵害大齐的百姓,大齐威望何存?

    混官场的,基本没有傻子。一看胡阁老这和平常截然不同的状态,大多数官员心里头也猜出来,这里头还有内情。

    政事堂的事,许多都是正宁帝和阁老们的密谈,并不会全部告知百官。现在胡阁老以一敌十,李首辅等阁老笑而不语,时不时给胡阁老帮腔,再看一眼高坐龙椅上的正宁帝,虽然还没开口做出决定,但正宁帝保持沉默,看着胡阁老大杀四方,本来就说明了他的态度。

    于是大家就懂了,这里头肯定有事儿!反正就算陛下昏了头,阁老们也不可能全部昏头,尤其是胡阁老,好好的一只铁公鸡突然就变得大方起来,只能证明攻打倭岛,于大齐有利。至少在钱财方面,不仅不会吃亏,反而能赚上一大笔。

    御史们和胡阁老吵完,其他人一开始惊讶后,冷静思考了一阵,觉得这把高端局应该没有他们反对的份,看完了御史的发挥,其他人便明智地保持了沉默。

    正宁帝见官员们终于安静了下来,直接点了顾将军的名,“明晟,你来说说,如果要攻打倭岛,该做些什么准备?”

    顾明晟出列,恭敬道:“回禀陛下,臣一直在边疆,没带过水师,对水师不太了解。陛下若是真的要攻打倭国,可以将闵州总兵传召进京。他和倭匪对抗多年,想来对倭国最为了解。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事关重大,臣不敢妄言。”

    顾明晟这话并不是推辞,字字句句皆是发自肺腑。顾家世代镇守边疆,打胡人最有经验。胡人善骑射,大多逐水草而居,生活在草原之上,打仗也以骑兵为主,依靠骑兵强大的机动性,抢了就跑。顾明晟能将胡人赶跑,证明他的骑兵比胡人更厉害。是以顾明晟是陆兵的行家,若是脸大一点,自称天下最善用骑兵的人,也没人反对。

    但水师,那就触及到顾明晟的知识盲区了。他这辈子还没登过战船呢,怎么用水师,顾明晟心里也没个章程。

    萧景曜眨了眨眼,给未来岳父点了个赞。

    不因自己的成就而自傲,坦然承认自己的不足,多难得!

    正宁帝果然并未动怒,脸色反而更缓和了几分,笑着点头道:“明晟所言甚是,传朕旨意,召闵州总兵梁千山进京。”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文官们猜出正宁帝别有打算,出于对正宁帝的信任,决定信任正宁帝这一回。

    倒不是正宁帝不相信官员们,而是倭岛有六百多座金银矿的事情,本该保密。现在倭国对此毫不知情,只以为是自己阳奉阴违的行为触怒了大齐这个宗主国,惹来的宗主国的报复,心中正是惴惴不安的时候。要是他们知晓岛上有金银矿,那绝对会一心联合起来抵抗大齐的水师,平白给大齐水师增添伤亡率。

    武将们则神情激动,自从边疆战事平息之后,大齐已经连续几年没有战事。武将们想要立功,连个立功的机会都没有。那些已经以功绩封爵的人家还好,好歹有个爵位在,子孙再不争气,也不至于饿死。没有爵位在身,家中子弟不爱读书,又没办法在军队中大展拳脚的人家,心里就在为子孙的前程发愁。

    现在正宁帝决定教训一下倭国,武将们期盼的立功机会这不就来了?一时间,武将们纷纷摩拳擦掌,已经开始盘算着把家里哪个出息的孩子送去梁千山手上当水师了。

    倭国使臣也被大齐扣下,让他们写了罪状,原原本本说清楚倭匪的事情。

    《大齐日报》再次派上用场。正宁帝亲自写了篇文章发表在《大齐日报》上,言辞恳切地说道:倭国,小人也,畏威而不怀德。大齐每年赏赐他们许多奇珍异宝,帮助他们学习大齐文化,现在他们竟然反咬大齐,一直有意纵容倭匪侵犯大齐海境。多年来,成千上万名大齐百姓死于倭匪之手。朕心甚痛。如此恶獠,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老百姓们不知内情,听读书人读完报纸,顿时破口大骂,“狗娘养的,吃了大齐的饭,还要反咬大齐一口,真是狗都不如!”

    “临海百姓真是惨,成天被这帮狗娘养的东西祸害。要我说,陛下说得对,就该给这条恶狗一个教训!”

    “没错!大家都是大齐的百姓,可不能让倭匪给祸祸了。朝廷要训练水师,为百姓们讨个公道,这才是对百姓好的朝廷呢!”

    也有人小声嘀咕,“打仗,会死人的。”

    一阵沉默之后,有人一拍桌子,“但不打仗,死的就是我们大齐的百姓!听说闵州造船厂能造出几层楼那么高的大船,再装上火炮,倭匪见了都只有跑路的份。大齐的水师,可比倭匪强大多了,不至于伤亡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