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廢文網 - 历史小说 - 1850再造中华在线阅读 - 第346章 监督、指导、促进

第346章 监督、指导、促进

    伍崇曜是商人,在商言商,对于高价出售开山炮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倒是李秀成颇感心痛,他的近卫师是革命军精锐,总共才装备了两门开山炮。

    韦志先一下子就买走两门开山炮。太平军有了这种重炮,日后攻坚略地岂不更加方便?

    杨烜不便向李秀成详细解释,只是说道:“重型火炮需要特制的炮弹,太平军无法生产这种特制炮弹。我们只要控制住炮弹的供应,就能防止太平军滥用重炮。

    “最重要的是,我们将借机向太平军派驻一支炮兵教官,扩大革命军在太平军中的影响力。日后天京有事,这支炮兵教官说不定也能发挥作用。”

    所谓“天京有事”,只是一个模糊笼统的说法。只有极少数的军政大员,才知道“天京有事”指的是洪杨内讧。

    伍崇曜和李秀成都不知道,情报局已经预测洪杨之间必将内讧。越国对服从纪律看得很重,杨烜既已决定卖炮,伍崇曜和李秀成也只好作罢。

    趁李寿春、韦志先正在订议合同,杨烜则趁此机会了解起怡和公司军工厂的事。

    华夏近代工业,肇始于晚清洋务运动中的军工业。最早的军工厂,当属曾国藩于1861年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又称“安庆军械所”。这是满清政府最早创办的新式兵工厂,堪称是中国近代机械工业的开端。

    相比于日本的明治维新,晚清洋务运动明显早于日本,却最终落后日本。晚清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工业企业,尤其是兵工厂,大多管理落后,连年亏损,不仅不是洋人的对手,就连日本都比不上。

    最直观的,就是晚清军工产品价高质劣。其成本之高,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恭亲王曾经评价福建船政局,说朝廷在上面投入了巨款,结果造出来的军舰价格高、质量差,南北洋都不愿购买福建船政局的产品。

    他的原话是:“我们的赫德(海关总税务司)拿了大清的银子外购军舰,拿足了回扣,给足了家乡兵工厂(英国造船厂)的利润,购买的装备11寸火炮的蚊炮船造价23000英镑(575000法郎)。

    “这种蚊炮船不远万里出口至中国,运费、保险、折旧又是一笔费用。到达中国后,其价格比福建自造的舰船还要便宜一半。”

    左宗棠、沈葆祯都是晚清名臣,在福建船政局上倾注了无数心血。福建船政局尚且如此不堪用,更别提其他军工企业了。

    李鸿章主持的江南制造总局,同样不遑多让。江南制造总局每年从江海关收入中提取四十万两白银做经费,又大量承揽北洋、两江的业务。

    但江南制造总局步枪年产量最多时也只有4000多只,平均每只步枪造价近百两银子。

    李鸿章从美国订购林明敦枪,连运费、保险等费用在内,每支才12两白银。英国施耐德步枪更便宜,才需银10两。洋枪外购成本仅仅是自造的十分之一,性能上还远远超出。

    因此,淮军自己都不愿使用江南制造局制造的步枪,尽管江南制造总局正是淮军领袖李鸿章一手筹建的。

    造不如买的局面继续在民国延续下来。民国时期烂大街的汉阳造步枪,1915年时售价是20元现大洋,北伐战争时是30块现大洋;而进口步枪在1911年时平均售价不过是10元多一些。

    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很有一个原因在于,晚清兵工厂是官办的。官办企业效率很低,浪费很大。

    譬如江南制造总局,是李鸿章一手创办的。那时候,李鸿章是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江南制造总局设在上海,李鸿章可以光明正大地管理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时,不愿把江南制造总局这块肥肉让给他人。一番利益博弈之后,朝廷下旨,江南制造总局由南洋大臣、北洋大臣共管,经费来自江海关收入。

    这样一来,两江总督可以从江南制造总局中分得好处。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后,仍然继续遥控江南制造总局。

    不难想象,江南制造总局成了李鸿章的禁脔,既是他的提款机,也是他安置淮系亲信的机构。满清费资千万投资的江南制造总局,从一开始便是官僚主义横行,受到官府的严密控制。

    官办行不通,便有官督民办、官民合办,总归离不开一个官字同,始终困难重重。

    隔壁日本在明治维新时,一开始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但他们反应很快,干脆把官办的军工厂私有化,扶植财阀,闯出了一条工业化的路子。

    日本的工业化同样存在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财阀控制经济,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底层百姓在贫困线上挣扎。就连日本引以为傲的皇军,下级官兵都穷得无法养家。

    为了维持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日本只剩一条路可走:对外扩张,军事冒险。此举更把日本百姓带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在儒家文化伦理下,一旦商人控制国家经济,就会形成财阀,对政治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形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杨烜的思路是,由国家强力干预经济,但并不直接控制经济。在表现形式上,经济仍是以私营为主,却受到国家政策的强烈影响。

    譬如怡和公司,便由伍崇曜家族控股,算是一家私有公司。怡和公司与英商怡和洋行合并后,又增加了外资股份,私有化色彩更浓。

    怡和公司这两年来发展迅猛,有两大关键因素:

    一是接收了广西新宁公司的技术转让,而广西新宁公司是由军政府控股的企业。作为交换,新宁公司获得了怡和公司的股份,并在怡和公司董事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是怡和公司在改制过程中,得到了军政府的注资。军政府的注资额度不大,却能在土地、政策、客户等方面给怡和公司带来便利,也获得了董事会席位。

    因而,军政府在怡和公司董事会里有两个席位,虽不至于控制董事会,却能起到监督、指导、促进的作用。

    军政府对于经济发展的思路,主要就体现在这六个字:监督、指导、促进。

    怡和公司仍以伍氏家族为主,却吸收了外资、政府投资,既能获得外资的客户和销售网络,又能得到军政府的政策指导。

    这次军政府牵头,为怡和公司带来四十多万白银的订单,也至少带来三十万两白银的利润。

    但杨烜并不关心这些,反而对降低枪炮成本、改善企业经营水平非常关心,便问伍崇曜道:

    “听说广州洋行出售的洋枪售价在14法币至20法币不等。现在1852式步枪的成本多少,能与洋枪竞争吗?还能继续往下降吗?”

    接连三个提问,杨烜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伍崇曜不敢怠慢,说道:

    “现在我司生产的1852式步枪,其出厂价格在20法币左右。我们对外出售的1852式步枪为外贸版本,性能有所阉割,价格仍高于洋枪,但其射程、射速、精度、威力都优于洋枪,很有竞争力。

    “降低成本的关键在于提高产量。只要产量提高了,成本就能拉低。前期我们采购了机器生产线,扩建了厂房,组织了工厂培训班,投资很大。后面,等产量提高了,销路打开了,价格就会降下来。”

    以购买力讲,广州市新入职的公务员,其月薪为五元法币,约合3.5两白银。这在广州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一支1852式步枪的价格,将近科员工资的四倍。这在杨烜看来,显然是过高了。

    不过,联想到晚清江南制造总局生产步枪成本价高近百两银子,杨烜还是释怀不少,说道:

    “这次事出仓促,我们直接把这笔订单指派给了怡和公司。以后,还是要鼓励自由竞争,怡和公司要与新宁公司、外国洋行同台竞技。你们必须继续降低成本,继续提高枪支性能。

    “下一步,革命军采购军火,将不再指定工厂,可自主从怡和公司、新宁公司、外国洋行中采购。怡和公司是军政府重点扶持的企业,你们要不辱使命,争取走在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