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廢文網 - 历史小说 -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在线阅读 - 第326章 稷下学宫

第326章 稷下学宫

    “托梁换柱!?”朱元璋闻言心中颤抖。

    对秦宇说的这个成语,他这几天有切肤体会。把文武百官都关在外面,一个人坐镇奉天殿指挥全局,与延续了千年的儒家孤身作战。

    他不是不想要帮手,而是普天之下,没一个能与他并肩作战。

    如今大明境内,各行省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士子之乱。

    民心不稳,大明可以说是风雨飘摇。

    是他一个人,苦苦支撑着大明这座大厦的不倒。

    而他支撑着大厦不倒的巨力,来自于对五军都督府的完全掌控,否则他也控制不住局面。

    的确像是一个巨人,用他强有力的肩膀,托着大明的横梁,勉强让大厦不倒。

    他感觉到肩膀上的压力,空前巨大。

    接下来必须要为大明换上一根顶梁柱,否则他支撑不了多久。

    “不错。”秦宇道,“纵观华夏历史上的所有皇帝,能完成托梁换柱的,恐怕就只有朱元璋吧。”

    “换做其他任何一个皇帝,都没这个能力。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宋太祖,李二……他们都力有不逮,因为他们都背靠世家,单凭他们个人没那么大力气。”

    能得先生这样一个评价,朱元璋已无憾矣!朱元璋心中说道,咱在托梁换柱,而先生就是咱的指导者,并且指导咱换哪一根。

    问道:“那么请问先生,到底什么样的巨木,才是王朝大厦,千年不倒的顶梁柱呢?”

    “在这里,我们先谈信仰。”秦宇道:“我华夏不是没有信仰,而是没有牢固的信仰,所以经常在变化。”

    “比如说历代皇帝中,信佛的有梁武帝,隋文帝,武则天,清世祖;有灭佛的皇帝三武一宗;信道的有道君皇帝,当然更多的是以仁孝治国的儒家皇帝……”

    “为什么各种尝试之后,这几种信仰都不能长久呢?”

    “因为这些信仰,不能给天下百姓带来实际好处。”

    “不能让百姓日子越过越好的信仰,最终会被天下人抛弃。”

    “不错!”朱元璋道,“先生说的太对了,假如你去信仰一尊神,这尊神却是把你带向深渊,带向黑暗,人们最终就会不再信仰他。”

    “只是,能带给华夏人们光明的信仰,到底是哪个呢?”

    “能带给华夏光明,并适合华夏情这个国度的信仰,不能照搬外邦的。”秦宇也是边说边思考,“不能从外邦随便搬过来一个信仰,就觉得它适合华夏了。”

    “比如说,洪秀全从国外搬过来一个拜上帝教,结果并没有什么用。”

    “外邦的信仰创立者不是华夏人,他们的信仰只适合他们自己。外邦的信仰,没有华夏的普罗大众基础。”

    “所以我们的信仰,需要从我们的历史上来找,从土生土长的信仰中找到答案。那样才适合我们华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的国情。”

    听了秦宇的提示,朱元璋也思考起来,但是依旧没有头绪。

    “还望秦先生指点!”想不出来之后,朱元璋向秦宇躬身行礼,虚心求教。

    “稷下学宫!”秦宇说出了四个字。

    “稷下学宫!?”朱元璋闻言颤抖,道:“昔日齐桓公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孟轲之徒皆游于齐……”

    “不错!”秦宇道,“稷下学宫以黄老之学为主,兼容百家。”

    “齐桓公时,稷下学宫人才济济,是战国时百家争鸣文化的中心,也是东方学术文化的中心。让当时的华夏文化,成为了华夏历史上最璀璨的一颗明星。”

    “领先世界千年!”

    “与其他诸侯国相比,稷下学派的作用非常大,也加强了齐国的声望。当时,各国都把齐国看成一个励精图治、礼贤下士的图强之国,和礼仪之邦。”

    “也就是说,没有稷下学宫就没有百家争鸣。”

    “正因为稷下学宫的自由生态,才出现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这样的诸子百家。才出现了孔子,老子,墨子等诸位教育、思想家、哲学家。”

    “稷下学宫,给他们提供了自由发挥之生态。极大的激发了,当时炎黄子孙的智慧,和思想潜力。”

    “让当时的中华大地上,圣贤一样的人才辈出!”“再建稷下学宫,说不定会再出几个孔子,老子,墨子……”

    ……

    “稷下学宫,是以黄老学术为主!”秦宇道,“黄老学术中的‘黄’是指黄帝。黄帝不仅武功炬赫,文治方面也成就卓著,是垂拱而治的榜样。”

    “纵观华夏几千年历史,但凡用黄老之治的朝代,都是鼎盛时代。比如说文景之治,贞观盛世,当时的王朝,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先生的话,简直说到咱的心坎里了。”朱元璋激动的道。

    朱元璋是打心底推崇黄老之治的,他本没读过书,但却把《道德经》背的滚瓜烂熟,还亲自为《道德经》做注,叫《御注道德经》

    朱皇帝在《御注道德经》的序中说: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非金丹之术也。

    “不过记得先生之前说过,老子应该去修仙,不该参与治国……”朱元璋道。

    “不错。”秦宇道,“我说这句话,只是针对其中的愚民之术,针对那句‘善为道者,非以明民,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对于传统的文化,我们虽然要弃其糟粕,但也要取其精华。”

    “记住,对于任何传统文化,我们都不能一棍子打死,或者奉为圣训。”

    “所以,就算建立的稷下学宫,是以黄老为主,也是弃其糟粕之后的黄老之学。需要要把自由,平等的先进理念,杂糅进去。”

    “《道德经》本身也说过,万事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

    “我们不能守着千年前的东西,一成不变,只需不变其精髓。”

    “而且老子在《道德经》中添加愚民的言论,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迎合当时的统治者。否则有可能出版不了,其实愚民并非他本意。”

    “跟何况,黄老之术,是以黄为主!”

    “黄为主,老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