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廢文網 - 历史小说 - 耕耘贞观在线阅读 - 第二百五十九章 军队的默契

第二百五十九章 军队的默契

    李泰倒是没感觉到跟这些在战场上厮杀的老兵厮混感觉到厌烦。

    相反的,听着他们爆着各种的粗话,说着自己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虽然有九层在吹牛,但这些牛皮吹得热血豪爽,李泰也听得舒服,有的时候也会跟着鼓掌。

    而这些士卒们倒也没有想到,李泰也愿低下头来跟他们聊天,给与他们身为战士的尊重,尤其是在他们受伤时,他们更感觉到这尊重的珍贵。

    同时,一些因为战场厮杀导致手脚残疾,至少未来怕是不能再参加战场的老兵,李泰也过去询问他们要不要加入自己建立的不良人中,不过未来需要去幽州。

    对于不良人这么一个伤残老兵的组织,李世民倒是默许它们存在。

    李泰把一部分人安置在高陵,不过数量大概五百人左右,主要就只是为了维持街道上的治安而已。

    至于抓到了贼子,那也是心怀慈悲的丢到矿洞里面让贼子们劳动改造,改过自新。

    但数量也就这么多了。毕竟高陵就算不是长安,但也是现在整个关中的交通枢纽,要是人数过多,被李泰所掌控,到底不是一件安稳的事情,到了五百人后,高陵就不允许招募了。

    李泰便只在幽州安置不良人,对于这一点朝廷也是鼓励的。

    毕竟幽州相对长安来说,自然算是苦寒之地,向边疆充实人口,至少在安史之乱前,大唐都是鼓励这件事情的。

    更不要说,幽州这地方在李泰主导下弄出了天津这么个通商口岸,成为北地的经济枢纽。

    这就让幽州环境更加复杂了,所以让一些老兵前往幽州维持秩序,朝廷还是很鼓励的。

    当然,这件事情就算李泰出面,也不是这么好解决的。

    毕竟故土难离是正常的事,更不要说这些府兵绝大多数在本地都是有良田有子女的。

    他们就算受伤回家,家里也未必没有人赡养他们,与之相比,却要千里迢迢去幽州,这多少让人有几分迟疑。

    人离乡贱,水土不服,安土重迁,不想离开故土的理由随随便便都能找好些个。

    但人被逼得离开了故土的理由往往也就只有一个,那就在自己的家乡看不到未来。

    所以李泰也没想当然的认为,自己是一品亲王,然后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靠过来。

    反而让他们回家好生考虑,等到想好了,直接去高陵那边报名也是一样的。

    对李泰来说,这个时代高素质的人才,要么就是读书人,还有就是这群杀胚了。

    那些读书的儒家人才,自己不奢望他们能主动投靠过来,但让这些杀胚充实基层管理,李泰还是非常愿意的见到的。

    这对自己远距离的操控幽州也有着一定方便,毕竟只是单纯的依靠自己的农业学府的出来的学院,对基层进行管理,时间久了容易出现垄断。

    而垄断出现就必然会出现腐败,到时候基层就烂了,所以还是加入一股热血与冲动的力量到基层去,需要让基层有拔刀的勇气,但又不至于动不动就拔刀。

    不过,对这些在战场上的杀胚来说,自然不会看得那般遥远,只觉得燕王此人真真仁善。

    就算李靖看着李泰的举动,在李靖的理解中,更多的也只是李泰有着收买人心的意思。

    对于这点,让李靖看着李泰有几分头疼,但李靖并没有去阻止李泰,甚至暗中让人把那些愿意去幽州做不良人的士卒给统计起来,准备将来一起交给李泰。

    说到底,李靖做事慎独,自己上次不打算参与到玄武门之变,至于现在自己也六十岁了,实在不想要参合到李泰与李承乾的之间的争端中。

    虽然两人没有发生什么直接的碰撞,但到现在谁看不出两位圣人的嫡子在相互的别苗头。

    那个燕王制作的《草种计划》为什么最后执行人是太子,为什么燕王最后跟自己来讨伐吐谷浑,只要有心朝堂上哪个人精看不出来。

    甚至,他们也都看出了李世民的犹豫,那个做事想来果决的圣人在立储这件事的犹豫!

    如果李世民真的想打压李泰,直接拿了《草种计划》,然后把李泰重新丢到幽州,吃干抹净,让李泰永不回长安,那大家也不会想太多。

    但偏偏又让燕王独立领军,继续在不同方面让燕王施展才能,有机会接触军队。

    所以,李靖就老老实实的按照规定来操作,表示自己不直接参与到这件事情中。

    而现在,李泰准备给与这些受伤残疾的士卒进行一定程度的安顿,说实话,只要是从军的将军,谁看不出来李泰在收买人心,但一个个的也都没有多说什么。

    毕竟,哪怕崇尚武德的唐朝,谁又真正为这些老弱病残考虑过。

    也就燕王真正在做这件事,并把老兵开始安排起来给他们找出一条后路。

    别得人也许不一定,但军队中若有谁想断了老兵的后路,自然会受到整体军士的抵制。

    毕竟荣耀属于统帅,伟大属于士卒,就算李靖这种军神做这种屡战屡胜的军神做这种事情,怕也会被人戳脊梁骨。

    所以不止李靖,一个个将军也默契地把士卒整理出来,然后让他们一起去找李泰统一安排。

    毕竟人离乡贱这种事情这些将军又怎么不知道,但让这些士卒一定程度的抱团,总比零散的随意安排要好。

    毕竟在这个时代,不论同乡,还是战友,都是在异地生存的重要依仗。

    所以,李泰这种愿意给断胳膊少腿的战士某一份职业的事,在上面的将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沉默下,多多少少在军队的底层传递开来,也让李泰无形间增添了几分威望。

    这种事情,实际上算得上是邀买人心了,如果不是李泰,而是其他什么人怕是弹劾的单子已经上路了。

    但现在,李泰的也没有直接的收买士卒,只是允诺了士卒去进入不良人中帮助边疆地区维护治安,而不良人又是朝廷默许的组织,再加上李泰只是招募伤残士卒,就算是收买,别人也当得上一句仁义。

    毕竟这种事情,燕王被弹劾了倒是小事,圣人在,燕王顶多被骂几句而已。

    真正的问题是,燕王说放手那就放手了,然后补充一句,那伤残士卒你来想办法安顿,那可就真正坐蜡了。

    毕竟这年头,挑毛病真不是本事,因为是个人过得不舒服,那都能挑毛病。

    但解决毛病才是真人才,如果这个解决毛病的人才,还能自己想办法掏来钱去落实解决,那就更是大才了。

    至于更进一步的能够变废为宝,让这些伤残士卒重新有工作,能干活,能够养活自己,还能给所在城市提供贡献,那操持这一切的人说是一州之才,绝对不过分。

    而李泰要说多聪明,也算不上,一路过来,被人算计过,自己失言吃亏过,但李泰就是这干实事,而且还敢好实事的本事,让很多人就是难以企及。

    因为他们把李泰一脚踹下来,他们真做不到我上我也行。

    不过,李泰倒也没感慨太多时间,因为在李泰把伤员问题处理得七七八八之后,李靖便是招呼李泰去商议军事了。

    对比起上次自己过来军营中的众人对自己的恭敬,这时候他们多出了几分的尊敬来。

    而李泰倒老实本分的来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那就是李靖的左手边,没办法,就地位来说,李靖的地位也都没有自己高,所以自己在李靖身边坐着。

    只不过,对于绝大多数军事上的事,李泰秉承着李靖绝对不会有错,自己只要点头就好。如果李靖出现自己不理解的操作,那就重新再看这条准则的处事原则。

    所以对这些军事会议,李泰基本上就是李靖在朝堂上的泥塑木雕的姿态。

    这时候的李靖提出一个战略性的问题,“我们已把慕容伏允的尸体验证,的确是慕容伏允本人,且这战吐谷浑接近十万青壮葬送此地,就目的来说我们已经完成。

    那我们接下来是不是等圣人派遣游说之人,去顺势逼降慕容伏顺。”

    李泰听到李靖的话,倒有些意外的看着李靖,原本以为李靖大胜了慕容伏允后会顺势进攻,但却没想到,李靖会放出这么个想法,这倒让众人面面相觑。

    但李靖作为统帅而言,这样的考虑是合情合理的。

    毕竟战争不是打打杀杀,是政治的延续,对李靖来说,如果能以最小代价让吐谷浑降服,那现在自然是最好的时候。

    毕竟这样的惨败,对于吐谷浑这样的小国来说,真的是伤筋动骨,动摇国本的。

    而且必须要有一点的是,接下来的战争要向着真正的高原地区前进,这所带来的后勤压力绝对是爆炸性的。

    所以,在李靖看来,现在能以和谈形势把这件事给确定下来,自然是最好的,否则真要攀爬到青海跟吐谷浑交手,不是不能打,只是感觉有点麻烦了。

    当然,李靖从全局的考虑如此,提出这么一个建议,但同样也是给了大家商量的机会,并没有马上做出决断,这就让众人能够畅所欲言,而不是直接下达了决定。

    “这个这个……”侯君集第一个跳了出来说道,“胡人畏威而不怀德,只是打这么一场战怕是不够,我看要不再去他们的部落杀一杀,否则以后再来自扰凉州也是很麻烦的!”

    对侯君集来说,自己原本以为自己夺下了鄯城怎么算都是战功第一了,但功劳再大能大得过李泰直接万箭穿心射杀了慕容伏允。

    现在李泰乖乖去后面医疗营了,这时候自然是想办法多捞点功勋才是,怎么可能停下来呢,毕竟下面的将士们还嗷嗷叫呢!

    对于府兵们来说,他们有很大的收获都是要靠他们攻破了城池后,从城池中劫掠所得。

    这一点唐军莫说是侯君集,就算李世民去讨伐高句丽不想要让兵卒劫掠,为了满足麾下士卒都需要自己的内帑中拿出财物来赎买,而不是一句话就绝了士卒们的愿景。

    还是那句话,府兵制不能指望军纪,纯粹靠士卒自觉,但看看唐军对外的征战过程中的记录,基本上都能够看得出来,只要攻下城池,就别指望士卒有军纪。

    对于这一点,李泰也只眼不见为净,因为军制没改革单纯强调不扰民的军纪,那纯粹是脑残命令。

    而有了侯君集带头,实际上其他的将领也都站出来嚷嚷几句,基本上都是赞成继续向青海湖进军的。

    因为李泰拿了头功,侯君集占领了鄯城,但他们可都什么都没有啊,尤其是一个叫做李道彦的族叔,那直接都站出来表态了。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自然是希望能够再多赚取点功勋再说,就算是没有功勋手下士卒能够抢夺一些牲畜牛羊也是好的,总之,现在是胜势,没有人想要停下脚步。

    就好像是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对这些将领来说,打赢了与吐谷浑的主力碰撞,现在正是要进一步扩展战果,这时候让将领们停下来,那肯定是心有不甘的。

    李泰看到这幕,不由点点头,将士们愿意更进一步的选择征战,对自己来说再好不过,就算李靖是屡战屡胜的军神,却也不可能违逆整个军团的意愿。

    李靖的目光扫视着战场,看着众人被激发了请战意愿,倒也满意的点点头。

    对李靖来说他最怕的就是麾下将士没有继续征战的士气,所以才会试一试,但现在看起来很是不错。

    不过,李靖把目光落到了李泰脸上时,看着李泰满意的样子,倒是目光中不由带着几分疑惑。

    因为这件事对李泰来说,不论继续征战还是停下来都无所谓,毕竟李泰功劳第一是肯定了的,但即使如此,看着李泰明显是站在了继续征战的样子,倒是不由怀着试一试的心思。m.zwWX.ORg

    李靖对李泰道,“燕王,您怎么看?”

    “我吗?”李泰坦然道,“自然也是赞成继续出兵青海的!”

    “青海?你是说西海吧!”李靖听到李泰的话语,明白了李泰的意思。

    这个时代,青海湖还不叫做青海湖,基本上大唐人把那里当做海。

    而李泰也没有纠结的意思,而是在这时候坦然道:

    “我不介意是迫战是逼降,但青海必须要有一地为我大唐直属!”

    李靖听到李泰言语中的斩钉截铁,倒是第一时间眯起眼睛。

    因为李靖清楚李泰,别得能力先不说,但在战略规划上的眼观却是独树一帜,李靖还是信服的,不由道,“还请燕王细说。”倚夜听雨的耕耘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