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廢文網 - 历史小说 - 骑砍三国之御寇在线阅读 - 151、文聘

151、文聘

    便在建昌陷落的同时,襄阳的援军也终于出发,主将正是文聘。

    文聘并没有直接去前线,而是去了武陵郡的汉寿,并选择此处作为他的帅营所在地。

    托关羽之福,汉寿这个地名可谓如雷贯耳,但基本不可能是是封在这个地方,因为原本汉寿才是荆州的首府,一直持续到了中平末年,荆州刺史王睿改治江陵,后面刘表单骑入荆州,又将首府设在了襄阳。

    王睿迁州治的原因难以追究,不过从后来他死于孙策和曹寅来看,估计很大可能是因为曹寅乃是武陵太守的缘故,至于刘表将首府迁到襄阳,倒是更容易猜测一些,因为当时南阳属于袁术的地盘,把首府设在襄阳能更好的作为防范。

    文聘之所以选择汉寿为他的帅营所在地,有三个原因。

    其一,汉寿邻近前线,离长沙郡的首府临湘不过百十里,另外还有水路直达长沙东北面的下隽,虽然战报上说扬州军目前主攻建昌那一路,但未尝没有声东击西的可能,汉寿便成了就地指挥的最佳位置。

    其二,汉寿的地理位置不错,,无论是距离南郡,武陵,还是江夏都不算太远,水路皆通之下,文聘坐镇此地,可以很方便地调动这邻近三郡的军队。

    其三,汉寿南衔桃江,北濒洞庭湖,不仅农业较为发达,自古以来就属于产粮大县,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物资转运地,汉寿与临湘、下隽不同,周围河流不多,地势平缓,也适合大规模的部队集结,万一临湘和下隽没能守住,那么,汉寿就可以很快地摇身一变,成为扼守咽喉要道,阻止扬州军北上南郡的门户之地。

    文聘来援的正是时候,因为便在此时,不仅豫章的建昌陷落,长沙的醴陵也在徐方的兵锋之下失守,同时张羡也遭逢了一次大败!

    先前他分兵两路,一正一奇,故布疑阵,驰援前线和建昌,自以为得计,谁知还是中了扬州军的伏击。

    伏击的扬州军是由黄忠亲自率领的,在周泰拔除了长沙前线的几处邬堡后,黄忠便已带了数千人马潜伏入境。

    在得知长沙军分兵两路出的消息后,他完全没有受到张羡的迷惑,准确地判断出了长沙军主力的行军方向。只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便急行军到了战场,便在湘南城外联手周泰部,以相差不大的兵力却完成了一场近乎全歼的大胜,最终一支四千余的人马只有数百逃回了临湘。

    综合另外两个战场,打到如今,出征尚不足月,这扬州军已共击斩首三千,俘虏千余。

    特别是黄忠的那一场伏击战,面对曾经的袍泽他却是毫不手软,从湘南城外一直追杀到临湘河边,从入夜一直杀到次日傍晚!

    湘南离临湘河几十里地,沿途遍布长沙军士卒的尸体。河水都被染红,守军丢弃辎重,仓皇逃遁。为了能跑得更快一点,几乎是将官人人丢盔,士卒个个弃甲。

    不过后面周泰做了一件事,却是让黄忠很是恼怒,若非出征前刚被王政警告过一次,险些又生内讧。

    周泰做了何事呢?

    却是他学吴胜一般,为了恐吓敌人,尤其是为了恐吓不远处的临湘守军,在战后私自便把所有的长沙军阵亡士卒之尸体皆收集在了一处,悉数摆在了临湘河边,做了一个(你懂得)。

    数以千计的尸体,摆在一起的场面当真是令人悚然,当真是白骨成堆,尸骸积山,隔大老远就能看见,如今又已入夏,尸臭味和血腥味迎风飘散,直达数里之外,一时间,守军大败,乃至是全军覆没的沿着湘水河道顺溜而上,顿时传遍了整个长沙。

    正所谓三人成虎,这传言一出去,就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

    刚开始的传言还比较靠谱,一开始只不过是「扬州军大败长

    沙守军,杀敌数千」,不久之后,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就变成了「扬州军大败守军,斩首过万」,再过几日,连张羡这个都没出城的太守,都在这一战中「失陷被擒」了...

    至于这个有心人,当然就是糜芳和他麾下奔命司的细作们了。

    杀敌的数字越传越离谱,士族中的有识之士对此不过一笑罢了,大部分的老百姓却是是人云亦云,毕竟他们完全不知道对于长沙郡而言,对于一场战役而言,杀敌上万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如果杀敌都能过万,那擒获的俘虏起码也有数千,再加上那些重伤失去战斗力的,做了逃兵的,总数字恐怕都要超过两万了,要是伤亡到了这个地步,张羡恐怕真的要考虑弃城而逃了。

    不管如何,说的人多了,一个个言之确凿,不信的也将信将疑起来,这就造成了一个影响,便是只这一战,黄忠的名字已然响彻整个长沙,甚至还有继续向其他州郡蔓延之势,俨然已成了扬州军中的第一杀神。

    要说起来,他本就是荆州南阳人,又从军十数年,立下的战功本也不少,却因为出身的缘故,始终未得重用,便有名声,之前也不过局限在军中士卒之中,说来甚是微薄,结果这一战后,却是真正的声名鹊起!

    但这可不是什么好名声,在黄忠看来,沙场征战,杀敌多少都无所谓,搞这么一出岂不是污了他的名声?关键是还是他的家乡...

    心有不忿自是难免,更就此对周泰这个扬州佬怀下了芥蒂。

    不过再有芥蒂,眼下也不是发作的时候,两人之间的口角争执这里不作细表,只说文聘这边,他抵达汉寿的当日,便接连发下十几道的军令,召集周边驻军的将官悉数前来,商议军事。

    因为临湘地位重要,张羡这个太守不能轻动,所以除了张羡没去之外,其他周边诸县,如驻守益阳,作唐,临沅,沅南等地的戍军将尉次日

    便先后应命来到,分别按照地方城池的大小,驻军数目也各不相同,有校尉、都尉,还有都伯。

    文聘来时,随行带了三千人马,皆是骑兵,这支军队的将官们也参加了军事议会,除此之外,未来的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也随同一起来了汉寿。

    文聘年纪虽轻,却颇有大将之风,待众将毕至,先是寒暄片刻,随后便问起了当下长沙前线的形势。

    这方面自然是身在长沙,且离临湘不远的益阳县尉最有发言权,当即说道:「禀将军,最近一段时间扬州军并无再起攻势,然则却是在不断调兵遣将,因建唱已然失陷,敌人便可长驱直入,眼下未曾发难,应是想着先将豫章剩余诸县一一首府,随后调动辎重,大举入境。」

    「且不仅是建昌,如今湘南,醴陵等城都已陷落,临湘如今的情况也不太好,据太守军报所言,原本城中有近两万余人马,这一战下来却是折损了接近三分之一,如今所存虽还过万,却有四千皆是新卒,不仅如此,军中如今士气低落。且怨言很大。」

    「怨言很大?」文聘闻言双眼微微一眯,「为何?是因为兵败吗?」

    「不仅是兵败,关键还在于建昌城陷。」

    益阳县尉道:「早在甘宁部围城之初之时,豫章太守华歆便已派人求援,太守担心敌人欲要「围点打援」,始终按兵不动,不少人说,正是他不肯出兵,方才坐视敌人势大,如今更是长驱直入,眼下已是兵临城下,这样的情况下,军中怎会没有怨言?」

    「张太守的顾虑其实不无道理。」

    张羡的临敌方略和想法,文聘之前已在军报中看过了,对眼下的形势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他本就是少年心气,虽遇挫折,毫不气馁,闻言只是点了点头,示意县尉继续往下说。

    「继黄忠和周泰分别

    在临湘城外与湘南城外大败我军之后,便在前日,王政麾下的徐方部与甘宁部联手,也又攻陷了醴陵,如今扬州四路军马合为一处,入境敌人应已过万,皆已开到了临湘城下五十里外安营扎寨,不过暂时还未攻城。」

    「蓄势待发罢了,」文聘笑了笑,又问道:「你们如今可探查清楚了,南昌那边扬州军还有多少人马?」

    「暂时不知,不过王政既然在南昌,依末将估测,如今南昌军马起码也是过万。」那县尉道:「且根据探马回报,之前建昌又有一支打着「魏」字将旗的兵马进驻,观其行军之方向,怕也是要开拔去临湘的。」

    「魏字将旗?」文聘问道:「是王政麾下的大将魏延吧?」

    「大抵便是此人。」

    「先锋万人,后续五千人,也不过才一万五千人马...」

    听到这里,一旁的一个将官似的笑了笑道:「兵法云「十则围之」,太守虽然兵败,但是临湘城内也有过万人马,扬州军莫非想要用相等兵力打下临湘?这岂非痴心妄想?」

    「若是其他人倒也罢了,既是王政的兵马,却是不可小觑!」

    文聘却是神情一正,肃然说道:「世人皆言王御寇颇有军谋,善于用兵,我却以为,相比用兵,此人更擅练兵...」

    「去年伐袁术时,我曾与徐州军并肩作战,发现此辈士卒人人皆是悍不畏死,却又严守军纪,真乃当世一等一的强兵!若是普通士卒想要破城,或许要数倍兵力,但要是徐州军的话,便是相等兵力,若是使用得当,怕也未必全无机会。」

    「但是临湘墙高城建,又有护城河在,贼军纵然勇悍,怕也没有绝对的把握。「

    这时,一直未曾开口的一旁的王粲说道:「便退一万步说,若是相同兵力能打下临湘,这兵卒该如何精锐?王政又舍得白白折损?」

    「嗯...」

    文聘寻思片刻,拍掌道:「仲宣这话有理,敌人兵临城下,却又按兵不动,怕也是王政将令所致,他也必然知道,只用一万五千人是万难打下临湘的,也许,还会有后续的部队接着从南昌开出。」

    「将军请看,」

    那县尉指着地图道:「据现有的情报分析,扬州军已入长沙境内的共计约有一万五千余人,分别由徐方、黄忠、周泰、魏延、甘宁等五将率领,他们的屯军地点分别是为:临湘城下北边与南边各有数千守军,湘南和罗县则留下千人驻守,另外魏延部所带军马五千余人从建昌东来,已然出云别山,度过汶水,看其行军路线,应该是去城南与徐方部会师的。」

    「也就是说如今敌我双方正隔着湘水对望?」

    「正是如此。」

    湘水便是湘江,属于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是荆州境内最大的河流,其分支水道众多,在临湘周边便有三条中等河道,如今在攻守双方之间则是东边的两道,一个从西北而来,流向东南;一个从西南而来,流向东北,在临湘交汇形成了一个十字,周泰、黄忠部驻扎在两水的南岸,徐方部则驻扎在两水的北岸,正可以说是隔着湘水对望。

    这就是为什么说临湘难以攻打的原因,也是为什么王政千方百计想要引守军出城的原因!

    便是因为临湘这可是真正的「临湘之城」,相比临淄,它不仅城池坚固,守军众多,且有护城河之外,本身便处与河流交汇的地带,实在是易守难攻。

    兵法有云,侧水侧敌,是为兵家大忌,何为「侧水侧敌」?

    一边是河水,一边是敌人,中间地带太过狭窄,不利展开阵型,这就是兵家大忌的死地。

    而临湘城外的地形,刚好便是非常地符合这个说法,且关键是临湘的河道不止两条,而是三条,且正好是

    形成一个交叉三角,也就是说,不管选择从哪一个方面进攻临湘,都要面临其中两条水道的阻挡,想要将三条河水全部皆避开,几乎没有可能。

    扬州军现在的部署,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已是尽量地规避地形的不利。

    徐方部驻在两水交汇口的北边,周泰、黄忠驻在两水交汇口的南边,但这样的部署其实也有很大的问题,尽量避开水道的同时也将接近一般的城墙都弃之不管了...wap..OrG

    说白了就是根本放弃了围城。

    (本章完)吃瓜子的犀牛的骑砍三国之御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