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廢文網 - 历史小说 - 唐朝好地主在线阅读 - 第1093章 登临澎湖

第1093章 登临澎湖

    大唐贞观四年,四月初十。

    福建道泉州澎湖县。

    “琉求,到了!”

    高高的桅杆了望哨上,哨手高声的喊道。闻声,艉楼船长室里的李超和张仲坚一起来到甲板上,远处,碧海蓝天之中,有一片岛屿。

    “这就是澎湖?”范履冰望着那些岛屿问。

    张仲坚捋着胡须笑道,“没错,这就是澎湖列岛,名字还是由赵王亲自命名。此外港外海涛澎湖,港内却水静如湖。这名字真是绝配了,若不是我知道越王从未来过此处,我真怀疑越王是此生此长。”

    李超看着那片岛屿,缓缓的说出惊人之语。

    “我曾经来过此处,十年之前,随我师傅三藏法师来过此处,我还曾经随师傅驾舟登陆到海峡对面的琉求岛。我来过这里,所以我给这里取名澎湖。”

    新被任命为澎湖县令,这次随船前来上任的范履冰惊讶无比。早就听说过李超早年随神秘高僧云游天下,想不到十年前李超居然已经来过此处了。

    范履冰是怀州河内人,贞观元年的进士。那一科的科举主考官是李超,因此说来他其实和孙伏伽一样也算是李超的门生了。科举中进士之后,他先入了国子监学习了半年,然后加入了李超的国史编纂组。

    再然后在尚书省任职,担任的是五房堂后官。今年年后,李超出京前,保举了这位在尚书省任职的门下外放地方,出任琉求岛上第一任官府的长官。

    琉求岛是李家封地,但也因此成为朝廷的疆土。去年李家开始经营琉求,一年时间,已经往琉求移民近五万。在那里修城筑堡,修建了港口和屯庄,与土著山夷们的关系也还不错。

    有了这么多的人口,朝廷当然也得设立官府。

    最终,朝廷把琉求岛设为一个县,澎湖县。隶属于福建道泉州治下。

    整个琉求岛和澎湖列岛都只是一个县,朝廷派了范履冰担任了第一任县令,又先派了县丞、主簿、县尉,不过目前这三位范的属官还没到。

    范可以算是光杆上任,除了自己的一个幕僚师爷,他连一个属下都没有。

    一个县衙起码得有不少的胥吏,得有三班衙役,得有五房师爷,得有录事等等,但现在这些都没有。

    李超出京后,他直接来的福建,先到福州面见福建宣抚使,还有三司使,然后又到泉州,面见刺史。

    在泉州呆了一段时间,对琉求也算有了些了解。

    等到四月,李超驾船南来,汇合后一起搭李超的船队来到琉求。

    上船出海的那一刻,范履冰晕船了,他甚至后悔了。他从没见过那么大的风浪,离开了港口后,很快四周所见除了海还是海,对于一个内陆文人来说,这是一种未知的恐惧。

    船上的伙食也挺差,饼干咸鱼,新鲜菜也就只有豆芽了。

    而那些水手们却相当轻松,对他来说这是无比恐惧的事情,而对水手们来说,跨越琉求海峡,不过是小事一桩,选好日子,算好天气,然后轻松的扬帆启航,不过几天就到了。

    “到了澎湖,也就马上到琉求大岛了。”李超拍了拍这个门生,选择范履冰来做这琉求第一任主官,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这个是自己的门生。贞观元年的进士,还是很有几份真实本事的。

    再一个,他原来在李超的修史组里,李超对他较熟悉,这个既有才情,而且也比较正直忠厚,但在尚书省任堂后官的表现来看,又不缺机敏,这样的年轻官员,正是李超需要的。

    他主动向皇帝提出在琉求设州置县,派驻官员。

    朝廷最后只设了一个县,李超顺势推荐范履冰,朝廷也就答应了。尚书省的堂后官还只是吏,但职权却很重,干上两任,到地方当个下州刺史都有资格了。李超把这进士堂后官拉去琉求,皇帝还有些犹豫的。

    船队驶入澎湖,果然平静如湖。

    引得范履冰惊叹无比。

    李超笑着对自己的门生道,“澎湖列岛总共有六十四个岛屿,主要的岛屿就是澎湖本岛、渔翁岛和白沙岛了,约有十五万亩大小。超过一千亩大的岛屿,还有八个。其余几十个岛屿都在一千亩以下,大约有四十个岛屿是不适合居住的。”

    李超在开发琉求之前,已经先开发了澎湖。在这里筑堡,修建房屋仓库,疏通港口,设立码头。

    澎湖处于琉求海峡之中,扼海峡要冲,可以称的上是东南锁匙。这可不仅是扼住福建通往琉求的要冲,甚至还是在东南海运的必经之道上,扼守要冲。

    澎湖有极好的良港,这使得来往海峡两岸,以及东南沿海的航行中,他能成为一个优良的补给点和避风港。

    “这里距离琉求本岛,最近还有九十里,半天可至。”

    “还有九十里?”范履冰惊讶。

    “才九十里而已,已经很近了。”张仲坚笑道,茫茫大海上,百里都只是非常近的距离。

    澎湖列岛的三个主岛环抱而成的内海,就是澎湖湾,南北长约二十五里,东西宽约十六里。

    南口宽约六里,水深在十米以上,泥沙底,冬季理想的避风锚地。

    “这里现在有多少人?”范履冰问。

    “大约有三千人。”李家的一名船长替李超回答道,李家对澎湖列岛很重视,这里修筑有城堡,还有一个港口城。甚至在几大岛上还有渔村和农庄。

    “这里能种地?”

    范履冰看着脚下的大岛,这里的岛有个特点,就是很低很平,看着像是个漂在海上的盘子,没有什么高山。

    虽然说三大岛面积有十几万亩大,可无河川山岳,土壤层也浅薄,均为红棕土壤,肥力不足,水源缺乏,加之海风强劲,并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这里能种植芋头、高粱,也能种西瓜。”船长也如实说道,这里种粮食不行,但能种一些特别的瓜菜,也算是就地供应岛上和过往船只。粮食、蔬菜、肉食,主要还是靠从泉州或者琉求岛上供应。

    “过去我们都是从泉州运来,但今年开始,我们已经都是从琉求岛上运来。”

    但这里渔业资源丰富,岛上除了从事修船以及补给、交易的,其余的多是从事捕捞和加工。鲜鱼、鱼干、鱼粉、鱼罐头,还有捕鲸、鲸油加工等。

    “琉求岛上已经能够供应这里三千多人的需求?”范履冰比较感兴趣的还是这个,这个澎湖岛他看过之后,觉得很一般,没有土地,不能种植,那就是无根之木啊。在他的观念里,有土斯有人。

    土地才是根本。

    李超也不去纠正范履冰,澎湖的作用是很大的。而且这里的几千人,也能赚到很多钱。

    “琉求岛上我们如今已经有五万余人,其中有琉求港、琉求城,还有数座卫堡,另外通过几次与山夷人的交易,我们如今买下了周边许多土地,陆续建立了大约三十个屯庄,开垦了近五十万亩土地,目前还在不断的垦荒之中。”

    这些数字,让范履冰大为惊讶,同样也心中长松口气。看来来琉求还是赌对了,这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才不到两年时间,这里已经有了这么大的局面了。

    五万多人口,有港口城池有屯庄、粮田,不错,非常不错。

    李超对琉求的发展了如指掌,甚至一直以来,这里的发展都是他在遥控掌握,一开始先经营澎湖,然后与土著接触,跟他们买地、交易,和平发展,这都是李超亲自定下的基调。

    这个决定当初有人反对,认为整个琉求都是李家的,何必还要跟山夷买?但现在看来,李家没有把富贵的时间浪费在与山夷的斗争中,前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城堡顺利的建起来了,移民们也过来了,这里的屯庄也建起了,收获的粮食,也已经能自给自足,甚至还有富余。

    这让李家开发琉求的成本大大下降了许多,尤其是前期没有损失。

    李超对琉求的发展策略,就是要先站稳脚跟,慢慢摸清山夷人的根底,立足发展的同时,再慢慢的同化山夷。

    “履冰,做为琉求第一任县令,你有什么施政方针没有?”李超问这个年轻的学生。还有几分青涩的范履冰是个高大的年轻人,历史上他却不简单。历史上,他后来成为了武则天的北门学士,这是武则天设立的一个机构,用来揽权,性质就跟如今李世民设立的翰林学士院一样,分宰相之权。

    武则天用北门学士助她一步步的成为了女皇武则天,武则天称帝后,高履冰这个智囊谋臣,也一路做到了宰相。

    高履冰望着那平静的澎湖,“招抚山夷,发展农耕,增加人口,提高税入。”

    这十六个字,看的出是他仔细思考过后的结果。李超对此还算满意,虽然要发展琉求,还得兴工坊,开矿业,通商贸、促移民,但他没有一来就想着要剿灭山夷,而是想到招抚,这一条,李超还是非常满意的。

    山夷,并不是琉求发展的重中之重。木子蓝色的唐朝好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