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廢文網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在线阅读 - 第四百七十四章 这不是我的西湖

第四百七十四章 这不是我的西湖

    “爷,这是我们在钱塘找来的。”

    薛夏拿出一本名为《咸淳临安志》的书交给了朱允炆。

    朱允炆接过之后,翻看了两页,不解地问道:“这是?”

    宁妃凑了过来,惊呼道:“竟是《咸淳临安志》,你们倒是用心了。”

    薛夏含笑退出。

    朱允炆看着宁妃,宁妃欣喜不已地接过《咸淳临安志》,翻看着,对朱允炆道:“这世上还有夫君不知晓的事?”

    朱允炆有些郁闷,这话说得好像自己什么都知道似的。

    宁妃翻到其中一页,脸上浮现出了满意的笑容,将书往朱允炆身前一推,轻启朱唇:“此书为南宋地方志,潜说友所作,里面不仅记载有南宋皇城、中央官署,还记载有山川、疆域、文事、武备、风土、人物、古迹、寺院……”

    “不就是一本地方志,有什么稀奇之处?”

    朱允炆有些不以为然,低头一看,瞬间被其内容所吸引。

    宁妃得意地看着朱允炆,说道:“寻常地方志,可没有如此完备考究,此书徵材宏富﹐考辨精审﹐条理秩然,可鲜有书超得过它。最可贵的是,这里绘制有大量舆图,即有当时皇城、京城舆图,也有浙江各县舆图,当然,还有一幅夫君必然感兴趣的舆图……”

    朱允炆仔细看着《咸淳临安志》,点了点头,道:“西湖舆图!”

    在这本书中绘制有清晰的西湖舆图,而且还是西湖湖山景观的全貌图,只不过这里并没有采取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布局,而是采取的是上西下东,左南右北的方向。

    从这个角度看,似乎是绘图之人,站在西湖东堤临安(杭州)城内,俯视西湖绘制而成。

    画面由近及远,地势由低至高,显得极有层次感。

    临安就绘制在近处,占据画面中央的是西湖,西湖三面环山,以山为衬托。观看画中西湖,其以苏堤、白堤为界,将湖面划分为不同区域;以“郎当岭南北分山处”为界,将武林群山分为南北。

    在西湖之外,这幅舆图中还特别标注了南宋时期西湖周围的政区分界、诸军驻防、河流道路去向,潜县、昌化县、新城县、富阳县等标注清晰。

    这幅舆图虽是极为难得,但必须说明的是,这只是一个简笔画,就没有上色,也没有体现细节,只是简单勾勒,介绍大致。

    即使如此,也足以让朱允炆惊叹不已,因为这幅图的精准度,几乎堪比后世旅游地图!

    要知道古代可没有卫星,没有飞机,也没有先进的测绘仪器,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将比例尺、方位、精度等做到如此优秀,如何能不让人惊叹?

    事实上,古人在舆图(地图)方面的成就,被后世人忽视了。

    至少在四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绘制地图的方法,在《左传》中记载有“九鼎图”,在《周礼》中,关于图的记载有十七处之多,甚至还设置了相应的官职,如“天官冢宰·司书”,负责“掌邦中之版,土地之图”;“地官司徒·大司徒”,负责“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抚邦-国。”

    夏禹治水,史书记载“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而准绳、规矩,正是测量工具。想来在那个时候,大禹就已经在丈量中原大地。

    说古代地图,不能不提一个最著名的人物:

    晋朝时期的裴秀!

    裴秀可以说是集地图制作之法的大成之人,编制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地图集——《禹贡地域图》,并开创了制图六体:

    “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角)、“道里”(直线距离)、“高下”(相对海拔高度)、“方邪”(地表平坦度)和“迂直”(考虑地形后的距离)。

    前面“三体”是最核心的要素,后面“三体”是辅助矫正的要素。

    可以说,古代中国人将制作地图的标准流程化,是需要感谢裴秀的,是他奠定了制图理论。

    除了裴秀的“制图六体”法,中国人还有另一种方法制图,即“计里画方”。

    所谓“计里画方”,便是先在图上画满格子,每一个格子的边长代笔一定的里数,然后在图上绘制内容,以确保绘制地图的精度。

    比如唐人贾耽的《海内华夷图》,北宋沈括的《天下州县图》,都是采取的“计里画方”,精度足以令后世人惊叹不已。

    当然,元朝时期的数学家郭守敬也为地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创造性地提出了“海拔”的概念,别以为这些事都是后世才有的,几百年前老祖宗都在用了……

    朱允炆看着《咸淳临安志》中的西湖图,正与宁妃说笑着,船帘被掀开,薛夏禀告道:“爷,前面河道变窄,怕是行不了船。”

    “河道收窄?”

    朱允炆有些意外,走出船舱看向远处,看着前面骤然收窄的河道,不由皱眉:“这河道收窄太过突兀,一旦发了大水,这里岂不是很容易成灾?”

    既然河道走不了,距离杭州城已是不远,朱允炆便下令就近上岸。不远处有一处简易渡口,一行人自渡口向西南而去。

    朱允炆看向宁妃,道:“我们先至西湖,休息与准备一日,再回韩家吧。”

    宁妃莞尔,道:“听夫君安排便是。”

    行过五里路,已可以远远看到西湖。魂牵梦绕之地,令有些疲倦的朱允炆振奋起来。

    “宋时苏轼曾写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杨万里写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可见这些古人对西湖推崇备至。”

    朱允炆期待地说道。

    宁妃看了看朱允炆,拿出手帕给朱允炆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道:“那是宋时西湖。”

    朱允炆笑道:“我知道。”

    自信“知道”的朱允炆,终于还是“不知道”了。

    薛夏找了当地人询问,最终指了指前面的湖水,对朱允炆说道:“爷,西湖到了。”

    朱允炆嘴角颤抖着,一脸的不可思议,眼前哪里是西湖,这不就是两三里路的一个大池塘?

    前宋的十余里西湖呢?

    说好的繁华呢?

    目光之中,这里哪里有繁华可言!

    小湖一个,周围都是桑田,还有一些建筑,不知道是谁在这里私搭乱建!这哪里是自己梦中的西湖,摆明了就是围湖造田的庄稼地,外加开发房地产用地!

    “你确定这里是西湖?”

    朱允炆环顾四周,眯着眼看来看去,也没找到多少熟悉的影子。

    薛夏刚想去找人再次问询,宁妃却止住了薛夏,对朱允炆说道:“这里就是西湖。”

    “这里不是西湖!”

    朱允炆难以接受。

    说好的西子呢,说好的天堂呢…….

    都是骗人的!

    宁妃有些无奈,指了指远处的桥,说道:“那里是断桥,与其相连的是白堤,再远处看,那一条堤是苏堤……”

    朱允炆看去,桥是真的桥,堤是真的堤,但水是真的没有,倒是有阡陌桑田,一清二楚,哦,看走眼了,还是有水的,那里有一条河道,河道有两丈宽,有船只往来,船是……

    呃,酒船。

    “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朱允炆满是失落,这个情况下的西湖,哪里还有什么断桥残雪,曲院风荷,看来自己想听一听南屏晚钟,估计也只能听到犬吠一片了……

    花港观鱼更是别想了,水都没多少了,还是观桑田吧。三潭印月不知道还在不在……

    可怜的,自己一路千里迢迢跑过来,竟然看到了如此一幅景象,这不是欺负人吗?

    “去断桥吧。”

    朱允炆无奈地接受了现实,失落地朝着断桥走去。

    又走了近两里路,眼看着要到断桥了,两个大汉拦住了朱允炆等人的去路,理由是,前面是孙家的后花园了,想要从这里过路,那得交钱,不多要,一人十文。

    朱允炆郁闷了,古代免费、后世也免费的西湖,现在自己想要去逛逛,竟然有人管自己要门票?

    凭什么?

    西湖啥时候成私家宅基地了,还后花园,你家咋不把整个西湖都买下来!

    窝了一肚子火的朱允炆,直接就强行闯入了。

    两个大汉见状不由恼怒,刚想动手,却被上前的薛夏、孙栋给吓得不敢动弹。

    “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应该知道吧。”

    朱允炆站在断桥上,看着桥底下小小的河道,周围遍地桑田,人间再无西湖美景。

    宁妃叹了一口气,站在朱允炆身旁,轻声道:“南宋时,西湖美景可谓是天下一绝,繁华更是无双。在元灭南宋之后,元朝认为南宋亡国,主要原因在于南宋君臣耽溺湖山,纵情西湖之上。故此,在元忽必烈时,便对西湖采取了‘废而不治’的态度,整个元朝,西湖都没有得到疏浚治理。”

    “到了我朝太祖时,西湖已是葑草丛生,很多地方都化作桑田。加上地方豪绅盘踞于此,据西湖为良田之地,耕作求利。三年前我入宫时,西湖尚有五六里之广,还有些可去之处,不成想此时已窄小如此。”

    朱允炆有些心疼,谁能想到,后世闻名于世的西湖,在明朝初期竟破落成了如此地步,估计再过一两年,就会彻底消失!

    突然之间,朱允炆想到了什么,转头看向薛夏,问道:“去年杭州水涝成灾,好像就发生在这里吧?”寒梅惊雪的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