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廢文網 - 历史小说 - 明末大寨主在线阅读 - 第三百七十章 抓俘虏抓的手发软

第三百七十章 抓俘虏抓的手发软

    歼灭救民军,剿灭不可一世的大乾王国,是此次出现在战场上的每一个明军将领极其强烈的愿望。

    因为自从楚行自从起事以来,该救民军在青州府和莱州府一带,做了很多坏事,很多亲人受到了他们的残害,家族的鼎盛之势都被他们破坏了。

    而且救民军南征北战,专门打朝廷的脸面。

    既骄横,又狡猾,与朝廷多次交手,往往以朝廷的惨败为主,而且救民军还越打越强。

    因此在朝廷官员看来,救民军气焰之嚣张,简直令人发指。

    而且大家也都很清楚,如果不能剿灭救民军,任其吞并莱州和登州,那么将近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会沦落到救民军之手。

    到时候别说是军功了,大家伙的脑袋能不能保住还得另说。

    因此在战争的准备阶段,大明的军官可以说一个个对他恨的咬牙切齿,而且中基层军官,也觉得有功劳可以拿,一个个群情激奋、摩拳擦掌,大有灭此朝食的感觉。

    但是,在眼下这种情况下,如果将救民军消灭,稳固了朝廷的后方,对于整个时局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提气的功劳。

    崇祯皇帝肯定免不了一番赏赐,甚至高不可攀的爵位,都有可能戳手可得。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大战爆发了。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救民军竟然那么强,被收拾的人,反而是他们。

    宣府总兵侯世禄,虽然在心底万万不愿意接受眼前这一幕,但是战争的走向已经完全不是他能控制的。

    说完撤退的话语之后,侯世禄甚至懒得去看手下一眼,便在亲兵的搀扶下上了战马,头也不回的率先撤离战场。

    在他身后,不论是宣府系,还是山东系的将领,一看这种情况,哪里还敢有丝毫的停留,也纷纷上马,追了出去。

    对于他们来说,仗打输了,可以想办法再来。

    人生只有一次,死了他们想再回到这个世界,是万万不可能的。

    而且,经验丰富的众多将领,心中还有一定的侥幸心理,那就是眼前的溃败已经成为定局。

    他们即便是再怎么勉力维持,也难有什么好结果了。

    还不如先行一步,在后方收拢溃兵。

    按照经验来看,只要收拢足够的溃兵,是有一定的机会,反败为胜的。

    在侯总兵带着自己的亲兵队,以及其他中军将领撤出战场之后,也给明军将士带来一个极其糟糕的问题,那就是他们彻底被抛弃了,而且指挥中枢也不见了。

    在通讯不发达的时代里作战,部队的作战,尤其是这种大规模的作战,是极度依赖于旗帜的,而双方主将的大纛则是更为重要。

    这不仅仅是用来激励士气,更是具有不可代替的指挥作用。

    大纛在,代表着下属的将领和士兵们能够找到主心骨,他们回头看的时候能够看到自家的主帅,但是如果回头看不到大纛了,那么就代表着主将已经跑了。

    是的,并不是死,而是跑了!

    因为在古代军队里,可没有什么斩杀了主将后,来一个句大吼某某已死,然后敌军就会崩溃的,人家是看是大纛作战,至于主将死不死,下面的普通士兵还真不知道,不可能你说敌人的主将死了就真的死了。

    但是大纛倒下了,那可就真代表着主将死了或者跑了。

    这个时候,部队也就相当于失去了指挥,而一支没有统一指挥的部队,其下场是可以预知的。

    就和之前的明军骑兵一样,他们就是缺乏了统一的指挥,数十股骑兵基本是各打各的,打起来混乱无比,谁都不听谁的,而这,还是他们实际上有一个名义上的指挥官。

    然而这个指挥官只是临时的,那些骑兵不信任甚至不服他,战斗的时候这个明军骑兵将领根本就指挥不动下属的其他明军骑兵,只能是指挥本部以及少部分骑兵而已。

    有了名义指挥官进行统一指挥的明军骑兵都这样了,如今明军的主力步兵彻底失去了统帅,接下来会发生何等的混乱是可想而知的。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侯总兵是余大成借来的总兵,他对于战场上的兵马,除了自己的嫡系之外,山东本土的兵马压根就不熟悉,所以他撤退之时,就根本没往常一样,做出一番细致的安排。

    比如那支部队先撤退,那支部队后撤退。

    那支部队负责掩护,如何交替撤退,这些东西都没有。

    他只是简单的下达了一个命令撤退。

    至于为何这般草率,侯世禄也有他的难处,实在是救民军太强了,他想要下达命令,前线也无法配合自己了。

    所以侯总兵走的几乎是满肚子的绝望。

    活了一辈子,打了一辈子的仗,就没打过这么让人绝望的。

    而这支明军的防线已经是彻底崩溃,并且是失去了统一的指挥,好几个前线的将领都试图重新组织起来,不管是抵抗也好逃跑也好,但是这种情况下,哪怕是把孙传庭、陈奇瑜之类的名将拿出来,怕也是无法挽回局面了。

    部分前线明军高级将领的努力变成了徒劳,最后眼看着局势已经是彻底无法挽回,他们也只能是紧随侯总兵之后,带着亲兵们先行撤退了,至于那些普通将士,这个时候他们也是管不了这些人的死活了。

    反正对于这些高级将领而言,实际上普通士兵就是炮灰,更别提部队里过半都是临时征召的青壮和民夫了,把真正的核心,也就是他们各自的亲兵带走就行了。

    随着众多明军高级将领率领亲兵撤退,明军的全面大崩溃就是上演了。

    片刻时间不到,整条战线上已经是看不到明军有组织的抵抗,不管是高级将领们还是普通士兵,一个个都是恨爹妈给自己少生了两条腿,跑的不够快。

    明军的全线崩溃,对于救民军来说也是一场考验,因为他们要尽可能的把这些明军给留下来,不管是把他们击杀还是把他们俘虏,都是需要尽可能的把他们给留下来,要不然的话,这些溃兵逃到北边之后,极有可能被明军将领重新组织起来。

    到时候这些溃兵被重新组织起来,虽然士气不会太高,但总归是麻烦。

    所以明军彻底崩溃的时候,救民军也是做出了相应的战术改变,从之前的密集无比,以千户所为基本单位的步兵方阵迅速散开,组成以队为基本单位的小方阵,然后开始猎杀并俘虏明军士兵。

    恩,基本上就是一边追上去一边喊着;缴械不杀,跪下不杀之类的话。

    在大军彻底崩溃的情况下,很多已经跑不掉的明军士兵,为了保全性命会相当果断的扔下刀剑,然后跪跪在地上选择投降。

    甚至会有一些中低级军官,率领着数十、数百人不等集体选择投降,甚至投降的过程之中以及后续,他们还会帮忙救民军维持俘虏的秩序。

    这得益于救民军一向来优待俘虏的传统,众多明军投诚俘虏在救民军里都是混的好好的,不少救民军的军官,实际上就是早期投诚的明军军官。

    而这种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钱进了!

    在明王朝的高级官员的口里,钱进已经是成为了大大的明奸,竟然背叛朝廷投靠了救民军,而且还掉过头来成为救民军的一份子对明军作战,更关键的是,钱进竟然还在救民军那边混的好好的,据说都被封爵了。

    这样的钱进,在很多有心思投诚,或者是被迫投降的明军军官眼里,就是最耀眼的指路明灯。

    有了钱进的例子在,他们会想着,投诚救民军兴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当不了朱家王朝的将军,当楚家王朝的将军也是不错的嘛,兴许还能混一个爵位,过一过开国功臣,富贵家族几百年的瘾头。

    溃败后投降,然后投身敌军反过头来和往日的友军作战,这对于诸多明军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嗯,不仅仅是对于明军这样,实际上对于绝大部分古代军队来说都是很正常的事。

    救民军也不例外!

    救民军之所以还没有出现大规模投降的事,那是因为救民军还没有遇到这种大溃败的事,一旦遇上了,而且明军那边也能保证他们的性命的话,转投明军也是分分钟的事。

    随着一队又一队的明军开始投降,救民军俘虏的明军数量也是开始不断的刷新记录。

    两千、三千……

    等到投降的明军总数超过了八千人的时候,救民军甚至已经是分不出足够的人手来看押这些俘虏了,因为此时救民军还是处于战斗状态呢。

    部队正在追击前方溃逃的明军,不太可能分出太多人手来看押俘虏以及打扫战场!

    最后只能是把收容、看押俘虏,打扫战场的事交给了之前并没有怎么参加战斗的第第五野战兵团。

    而其他的部队,则是持续追击溃逃明军,同时开始向其他方向散开,以保持对周围的警戒、防备。

    追击敌军、收容俘虏,打扫战场,同时还得保持对周边地区的境界,以至于人数明明很多的救民军都是觉得自己人手不够用了,而且场面一度混乱!

    没办法,部队已经是分的太散,而且任务繁重,这个时候即便是楚行这个全军统帅,也是忙的晕头转向,指挥起来都是觉得麻烦无比,甚至出现了同一个命令,传递给了两支部队的尴尬事。

    也好在如今是处于战场收尾阶段,而不是最激烈的交战时期,所以才没有出现太过严重的后果。

    不过这样混乱情况下指挥困难的情况,也是让楚行生出了想办法改善指挥体系,尤其是通讯方式的想法。

    这个时候,他是无比怀念能够有一个无线电指挥体系,如果有几十个对讲机的话,那么该多么美妙啊,就算没有对讲机,但是如果有无线电报机的话也好啊!

    可惜的是,他的这种想法注定是无法实现的,至少在他点亮无线电科技树之前是无法实现的。

    对讲机那玩意可是在后世二战时期才出现呢,而能够随部队机动的军用无线电报机,那也是在一战时期才大规模运用的。

    在这之前,诸多将领都是困于落后的指挥体系啊!

    为此想了诸多办法,其中最有效的短距战场指挥方式,无疑就是传统的旗语指挥了,稍微远距离的则是只能通过传令兵传递命令了。

    旗语指挥的话,简单,把旗语普及下去,不仅仅要有大量专业的旗语兵,同时中低级军官也必须懂得旗语。

    倒是传令兵的大量普及比较麻烦,因为这涉及到一个老大难的问题:马匹紧缺。

    一支军队之中,往往传令兵所乘骑的战马都是最优秀的,基本上和高级将官所乘骑的战马等一个等级。

    比如近代日`军里,他们里最优先的战马,优先供应高级将官乘骑以及传令兵乘骑,接下来才是轮到炮兵以及骑兵。

    楚行的中军营帐之内,向下属部队传递命令的任务,由亲卫营所负责,这一场大战里,专门为楚行所在的指挥中枢传递命令的传令兵就有二十几人。

    而下属各部队里,也会有众多专业的传令兵,如果是算总数的话,救民军里,专业的传令兵就能够达到一百多人。

    这一百多人不断的奔波于各部队之间,传递着各种军情。

    而这一百多人,所代表的就是需要两百多匹甚至更多的马匹!

    尤其是长距离的命令传递,为了赶时间,确保命令能够准时传递出去,传令兵往往都是轮换乘骑双马甚至三马的。

    如果没有如此高效的命令传递体系,楚行根本不可能有效的指挥分散在各地,数量已经扩大到三万人以上的救民军。

    不过即便是现有的传令兵规模,依旧还是无法让楚行满足,如果以后救民军的规模持续扩大,占领的地盘也就越来越大后,势必要有一个系统的命令传递体系,也就是俗称的驿站。

    没有驿站体系的话,是很难有效指挥规模越来越庞大,同时地盘也越来越多的部队的。

    当规模浩大,并且是残酷无比的王徐寨前所城战略大决战进入尾声的时候,苦战、追击了明军一整天的救民军部分将士们大多也是开始收拢集合准备休息了。

    不过休息的部分只有一部分,李大虎率领的前锋部队,以及骑兵部队还在持续追击明军,根据最新的情报,李大虎亲自率领的前锋部队以及是北上了十多里。

    而在王徐寨前所城内,如今已经是变成了救民军的海洋,而城外还有大量的救民军环绕,中间还有众多被画地为牢的明军俘虏。

    王徐寨前所城的一座原来的明军官库房内,楚行正在听着钱进以及一群军官们的战后汇报。渤海郡公的明末大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