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廢文網 - 历史小说 - 朱元璋与我聊明史在线阅读 - 第276章 士族(2)

第276章 士族(2)

    当国家的权力,都集中于某个群体的手中时。那皇权的旁落,是必然的。这就体现了党争的好处。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凡事,都要适度。

    而适度的党争,确实是可以保障皇权的。自从太子朱标监国之后,南书房大臣的权力日益扩大。就有着太多的士族子弟,想要进入这个大明朝的中枢机构,南书房。

    这个问题,并不是陈则武的问题。而是权力和权力的碰撞,是自古以来一直都有的大臣和皇权的斗争。

    这种斗争,有时候不是那么的明显,但不能不否认的是,它一直存在。

    大臣们,代表着一种群体。这个群体叫做,士族。泱泱华夏几千年的历史,基本上可以说是一部皇权和士族的斗争史。即便高高在上的皇权,在面对士族时,也会有所忌惮。

    就比如,陈则武在浙江时,那个顾家。一千年的盘根错节,让顾家成了当地影响力最大的家族。

    他们的影响甚至超越了皇权,这是皇帝们不得不承认却又无可奈何的事实。

    无可奈何是因为,这些人,是维系庞大国家运作的根本。他们掌控着各行各业,千年而不倒。就像百足虫,死而不僵。

    正是因为如此,有些百年甚至千年的士族,会在一定程度上挑衅朝廷的权威。这就要看,朱元璋会不会惯着他们。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大臣们代表的就是士族的利益,以明末的东林党为最甚。不能否认的是,在东林党前期,还是出现了比如杨涟、左光斗这样的名臣。而东林党真正开始出现腐败,则是在第二代。那时的东林党人,春风得意。他们重新取得了皇帝(崇祯)的支持。

    于是,他们开始快速发展,渗透皇权。成了明朝灭亡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你真的不捐粮?”陈则武面前的,就是一个士族的族长,叫做乔力良。这也是一个从唐朝时期,就产生的大家族。北宋哲宗时期,甚至官至宰相。而现在的乔力良的儿子,就是国子监祭酒乔三阶。

    乔力良摇摇头,“不捐。”

    这样的结果,陈则武已经可以预料到了。只是,陈则武搞不明白,为什么朱标会想到让山西的士族给灾民捐粮呢。

    “这可是太子殿下的旨意,你这是要抗旨了?”

    乔力良考虑了一会,笑着说道,“既然是太子殿下的旨意。那行,我乔家捐五担粮。”

    “五担,太多了吧。”陈则武觉得,这个乔力良是在骂他。五担粮食,估计出乔家大院时,只能剩下三担。到了地方官手里,只剩下两担。在到里长的手上,只剩下一担。真正到灾民那里,恐怕只有一个担了。

    陈则武笑了笑,起身离开。这已经是他今天来的第三个地主家。他只争取到了五百担的粮食,而且这还都是同一家出的。

    “这些人,太过放肆,殿下,让臣带兵,去屠了他一家子。”李景隆同样也是碰了一鼻子的灰。

    “你前脚带人去,他们后脚就一家跑路。”

    对这事儿,陈则武本身就不抱太大的希望。这些人,没好处,怎么会往外吐东西。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想想明末,为什么崇祯到处征粮借钱,没反应。最根本的就是,士族和地主阶级,在明朝身上看不到希望了。他们只想保住自己的利益,谁做皇帝对他们来说差别不大。那时的明朝和崇祯,已经完全士族和地主阶级抛弃了。

    现在的情况虽然没有明末那么不乐观,但也差不多了。朝廷向他们征粮,足以说明,朝廷现在的粮不够了。

    短期内,他们看不到回报,自然不愿意出血。

    “那该如何,难不成太子爷的旨意他们就都抗旨了不成?”李景隆急了,他是没想到,堂堂大明储君,竟然也会碰壁。

    朱标也是饶有兴趣的看向陈则武,后者笑了笑,“抓吧。然后把消息,泄露出去。咱们就派人,在那乔家门口守着,日夜不离。”

    这一次,陈则武和朱元璋想到了一个点子上。朱元璋看到了士族利用朝廷来逃税漏税,挑衅朝廷。而陈则武看到了明末的东林党人把控着大明朝的一切,甚至操控科举。寡欢太叔的朱元璋与我聊明史